“你不试怎么知道能不能行,你不拼怎么知道能不能赢,试一试才知道能不能行,拼一拼才知道能不能赢。”当谈及“挑战杯”竞赛指导经验时,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和二等奖作品的第一指导教师、经济管理学院崔占峰教授如是说。这句话不仅仅是他平日里对参赛队员们的鼓励,也是自己上大学参加“挑战杯”时指导老师对他的鞭策。
敏而好学,敢闯敢拼,一往无前露锋芒
作为大学生竞赛界的“奥林匹克盛会”,“挑战杯”在多数人心里都是神秘的存在,崔占峰也一样。在山西大学读大学时,恰逢第六届“挑战杯”,崔占峰看到比赛报名通知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立刻召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组建了参赛团队。那时候网络并不发达,为了搜集资料,崔老师整日泡在图书馆里翻阅相关期刊杂志、报纸,假期里,更是挤在学校提供的临时宿舍里坚持研究项目。当时正处于国企改革的背景下,他以太原刚玉集团为个案进行研究,围绕劳动人员的下岗和再就业问题,创造性地提出“退二(第二产业)就一(第一产业)”、“退二就三(第三产业)”等关键性词汇,并分别以此提交了两份分报告,在“挑战杯”大赛中,首次代表山西大学获得全国二等奖,留下了与“挑战杯”奖杯珍贵的合影。 “你不试怎么知道能不能行,你不拼怎么知道能不能赢;试一试才知道能不能行,拼一拼才知道能不能赢。”恩师的教诲回荡在崔老师的耳畔,一直激励崔老师坚持到现在,也成为崔老师指导学生参赛的不变信条。
他是老师,也是学生们口中常说的“崔爸爸”。他既有父亲般的严厉,也有母亲般的细腻。省赛晋级赛上,他带领教师团全程参与指导;赛场下,他认真分析每位队员特点,因材施教;决赛场上,他为队员加油打气,与队员共进退。45岁的崔老师仍然不乏年轻人敢想敢做的胆识与勇气,他尝试打破思维定式,采用两人对话的陈述式答辩方式,获得了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
“从现象出发,提炼出一个科学问题并界定概念,寻找出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作出基础判断与推论并验证,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谈及如何创新参赛选题,崔老师说:“最重要的是能够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完整的逻辑链,将时代性、创新性、科学性相结合,这样的选题才可能走得更远。灵感总能在生活中的每一瞬触发,关键是如何把这个想法转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成果。”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追梦之路不言弃
从2011年第十二届“挑战杯”开始,崔老师便着手指导学生参赛。十二届作品《贫困循环》、十三届作品《城市无障碍》、十四届作品《淘宝村》都遗憾止步于省赛。如何打破这个“魔圈”?在历经多轮选题完善、不断参赛中,崔老师一直在观摩和反思,并最终总结出“将直抒文意的副标题直接用作主标题”的经验。
为了更好地学习指导同学们参赛,全体指导老师带着“观摩团”的挂牌前往广州进行观察、学习。在比赛现场,崔老师偶遇了昔日的同门(福建师范大学)师弟,师弟以“指导老师”身份带领队伍参加总决赛,并摘得国赛特等奖,这让崔老师在心底种下了“国特梦”的种子。
灵感源于生活。擅长留意生活小事的崔老师发现手机网投平台大全南校门口的地摊商户与城管经常“打游击”,城管来商贩走,城管走商贩来,商贩就像幽灵一样在躲避城管。崔老师认为,这场旷日持久的“猫鼠游戏”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治理和民生所需,于是,他提出加入社会舆论力量,在社会治理中实现多元治理,以期提升空间治理质量。他指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行调研,并形成作品《“幽灵餐厅”的微治理——基于高校周边流动餐厅的调查研究》(以下简称《幽灵餐厅》)。此后,团队成员不断精心打磨项目,向诸多“前辈”取经,完善细节,开创包括沙盘、展台在内的各种创新型元素,学院也为团队提供专用训练场地及资金支持。但遗憾的是由于抽签决定的陈述顺序为最后一位,当评委走到《幽灵餐厅》作品时,团队精心准备的“故事型”串讲还未开始,就因为时间原因不得已结束了,团队抱憾而归。
在第十六届“挑战杯”中,崔老师再次出征,指导《宅基地的三权分置》和《摊古论今》两个项目(该作品由《幽灵餐厅》发展而来),兼顾作品主体和支撑材料的完善,但由于该作品与前一届国特作品《城人之美》主题类似,再次无缘国赛。在《摊古论今》的流展过程中,专家向《摊古论今》团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认为你们的地摊研究有什么创新之处?”崔老师认为,地摊治理治的不是“贩”而是“摊”,并将经济学中空间治理理论和社会学中场域治理的理论相结合,契合“双循环”等热词凝练出“韧性治理与微循环”的核心内涵,最终孵化出了新的项目——《地摊云摊》,该项目也凭借这一核心思想荣获国赛二等奖。
今年,崔老师再次向他梦中的奖杯发起冲击,指导《小店》团队参加新一届的“挑战杯”大赛。从确定命题到初步调研,再到形成完整的小店活力评价指标,一步一步与团队成员携手冲锋登顶。赛后,当得知两支队伍的好消息的瞬间,崔老师内心激动不已,拼搏十一载,梦圆在今朝。
严谨治学,德行为先,教书育人守初心
指导团队参加“挑战杯”比赛,无疑是崔老师教学生涯中的“高光时刻”。但更为重要的是,崔老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持之以恒投身于教育事业,他的爱岗敬业与育人理念在久久为功中迸发力量。
“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十大网投平台大全下载首届“教学名师奖”、十大网投平台大全下载“教学优秀奖”、连续四届获评“十大网投平台大全下载教学质量奖”……荣誉铺满书桌,也刻录下崔老师的“教书之道”。“把课上好,是对一个老师最起码的要求。”崔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崔老师素来重视课堂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在讲授《政治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时,他联系古今案例,力求用通俗的语言让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在举一反三中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备课就是不断打磨”,崔老师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专业的学术素养面向手机网投平台大全学子,岁岁年年如一日,教书育人守初心。
“做人不能斤斤计较,但做学问要咬文嚼字。”崔老师的“咬文嚼字”并不是过分斟酌字眼,而是将“精品意识”贯穿于学术研究全过程。在崔老师的身上,我们总能看到一位一丝不苟的研究者形象。不做“蜻蜓点水”的表面功夫,但求“一阵见血”的问题阐述,崔老师把学术研究看作是十分严肃的事,不论是自己的作品还是学生的论文,他始终强调“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准确”,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也深深感染着他的学生,成为众多学子求学路上的一盏明灯。
教书,靠的是学识;育人,靠的是德行。德才兼备是崔老师的不懈追求,也是他不变的育人理念。在与学生交流中,崔老师时常拿身边事举例,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价值观,追求高尚品德。在他的故事中,我们总能看到德行的力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崔老师为人师者的自勉,也是他一直践行的承诺。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要与人为善,善于从身边、从工作、从生活中互相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一辈子,踏踏实实地做一辈子谦虚的人!”这是崔老师曾经留给毕业班学生的寄语。同时,崔老师认为,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自己也学到了很多。“年轻人的思想很活跃,很多新鲜事物,我都得请教他们。他们的生活理念和看问题的角度,有时候也会启发我。”求知若渴,虚怀若愚,做一辈子踏实的人,已是正教授的崔老师从未有对自己的成果沾沾自喜,谦逊是他不变的标签。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从一个灵感到一项作品,从日常课堂到“挑战杯”国赛,启发思考、传道授业、立德树人、以身作则,崔老师的每一日都忙碌于“教育”中,享受陪伴成长的乐趣,践行教书育人的价值。一日为师,日日为范,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自豪在崔老师的身上持久散发,熠熠生辉。